当前位置:主页 > 仿盛大传奇 > 正文

北京危楼安置难致腾退受阻寿命仅20年全超期“服役”

时间:2018-11-28 02:56 | 来源:www.9pay.net.cn | 编辑:传奇最大网站

小编导读:危楼腾退进度缓慢 在永乐里1号楼一层最北侧套房居住了48年的宋玉英老人回忆,当初的腾退试点,让街坊们都高兴坏了,大家都觉得能住上安全、干净的楼房了,也不用几代人都挤在一个屋里。 但人多,也成了这栋楼腾退

  按照原规划,全市882栋简易住宅楼,将在2015年年底前完成改造。虽然部分简易楼已经或正在腾退,但还有如孙慧芬、宋玉英等很多的居民留守在楼内。

  最终,当年楼中只有15户居民完成腾退,“对接”搬至朝阳区常营富丽阳光小区。

  一名房管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认为,简易楼难腾退难拆迁的主要原因是政府与居民间补偿安置问题难以谈妥。他称,北京市对于简易楼居民安置的原则是就地安置、异地安置与货币补偿相结合,鼓励异地安置,“这些简易楼基本都位于中心城区,而安置对接房大多在五环外,住房条件虽不错,但医疗、教育等条件肯定赶不上原居住地”。

  但人多,也成了这栋楼腾退一再延期的主要原因。

  宋玉英、孙慧芬等居民说,按当时的腾退政策,每户只能补偿一套对接住房指标,这让每家都难以分配和认可。

  塌楼事件的发生,也让孙慧芬等人有些寝食难安,“没再睡过一个安稳觉”。这段时间,孙慧芬不断前往市、区、街道各相关部门反映求助,“没法搬迁的话,给我们安排一个安全的周转房也行。”

  东城等其他区县的待腾退拆除简易楼,不管是公房还是单位自管房,也多存在类似情况。

  需拆除的简易楼难腾退,并非是某一栋楼的特例。

  北京市住建委还要求,在2014年度城镇房屋安全检查中发现的危破楼房;经鉴定机构鉴定确认的危险房屋;以及近几年,通过来信来访渠道反映的存在安全隐患的住房等将成为排查重点。并要求各区县相关部门在今年6月15日前将排查情况上报。

  安置难成最大阻碍

  永乐里1号楼再次出现在西城区23栋简易楼名单中后,楼里又来了工作人员,和留守的居民们谈腾退搬迁。

  危楼腾退进度缓慢

  24户居民继续留守这栋被称为“白纸坊最危简易楼”中,忍受着楼体老化和地铁带来的震颤。

  对此,东城区今年将启动全区简易楼摸底排查,天坛周边65栋简易楼将制定搬迁方案,,涉及3000余户居民。天坛东里1至8号楼已经率先启动改造,部分居民已搬迁。此外,还将在永外地区选择两栋老旧简易楼进行翻建改造试点。

  在仁寿路6号、8号、10号、12号、14号、16号,以及板章路13号、15-19号、17号共9栋楼中,腾退居民不足半数。

  近日,新京报记者对这些简易楼逐一进行探访,发现西城区公布的23栋需腾退拆除的简易楼中,只有2栋完成腾退搬迁,其中1栋的拆除工程基本完成。其余21栋楼均或多或少都有居民居住生活。此外,一些简易楼中的老住户虽已搬走,但房屋仍被出租住人。

  宋玉英、秦玉茂等居民说,这次不再对每户“对接房”指标进行数量限制,拆迁补偿金大多居民也都接受。

  A08-A09版摄影 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这些简易房所处市中心,大多属黄金地段,腾退面临的问题较多。”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称,对于目前难腾退难拆迁的困境,政府应从居民补偿问题入手解决,“住户都是通过多年工龄分下的福利房,在进行补偿安置时,不应忽略他们的工龄价值。”

  在永乐里1号楼一层最北侧套房居住了48年的宋玉英老人回忆,当初的腾退试点,让街坊们都高兴坏了,大家都觉得能住上安全、干净的楼房了,也不用几代人都挤在一个屋里。

  奉化塌楼事件发生后,住建部和北京市住建委于4月11日和4月22日相继发文,均要求开展老楼危楼安全排查。

  在面积仅有18平米的宋玉英家中,摆着4张床,住有7口人。除了床,几乎再放不下其他家具。

  她说,暂时还未得到任何答复,“只有街道办的工作人员不时会打来电话,让我们时刻注意房子的情况,有险情发生赶快逃出去。”她扭头看看半身不遂的老伴儿,眼泪一下就滚落出来。

  A08-09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石明磊 实习生 钟婧圆 李相蓉

  “居民们各家开始协商,我家最后确定了3个指标,提交给了拆迁项目办。”秦玉茂称,但此后居民们被告知,腾退搬迁准备的房源不够,“项目办说只准备了30多套,远远不够。”

  孙慧芬称,因永乐里1号楼为宣武区(后与西城区合并)直管公房,居民并无房本和产权,腾退政策要求每户每名有居住登记的人,都要在协议上签字,“我家兄弟3人都有登记,但分房指标只有一套,如何分配没法达成一致,签不了字,想搬也搬不了。”

  被通知继续等待消息的居民们称,此后再未收到任何通知。

  居民称,这里因存在年代久远、保存完整的西洋建筑,已被规划为“香厂新市区”保护区,将恢复民国时期风貌,附近居民则要进行腾退搬迁。但因不满补偿方案,且认为“对接”的小区在回龙观太远,部分居民不愿搬走。

  此外,简易楼住户的普遍情况是房小人多,“10多平米的房子住5口人的情况比较常见,每平米的补偿金虽然不低,比如板章路、仁寿路的一些老楼每平米能补8万多元,但面积小,居民因此不愿意腾退搬走。”

Tag关键词: